« 首页 - 西安必信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BXDSOFT.COM
继续教育在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本文以“生产、培训、科研”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为例,论述了继续教育在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并阐明继续教育不仅能培养人才,而且通过“生产、培训、科研”结合,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3-28)」
继续教育在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作者:任祖华 张培尧 曹军生 周建武 发布日期:2004-03-01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科研成果转化
  
  1.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信息产业化必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一些传统企业会面临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原来具有优势的石油石化企业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由此可见,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知识和科技创新人才。培训部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革,用新的观念、新的机制去培养人才。
  
  2000年以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桥梁,紧密结合科技、生产实际,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并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在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建立行之有效的“生产、培训、科研”三结合的联合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益共享,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院与江苏分析仪器厂共同研究出的六项科研成果,通过继续教育在我国石油、石化系统80多个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成功地取代了国外进口分析仪器,为国家节省几百万美元外汇,石油石化企业、江苏分析仪器厂及我院增加直接经济效益五千多万元人民币。有些新产品已先后推广应用于意大利、泰国等国家,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十多项,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科研成果转化之路越走越宽,教育与科技、经济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
  
  2.继续教育推动“生产、培训、科研”结合的必要性及相互关系
  
  2.1继续教育只有紧密结合科研、生产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培训部门的办学条件和发挥培训部门的特长,广开门路,多形式、多途径地办学,在快出人才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科研成果,才能得到发展。所以,培训中心利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拥有的新知识、高新技术和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量专家和教授等技术与人才优势,坚持举办面向石油、石化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高级研修班,培训出许多企业急需的专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建立并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培训工作如何面向市场,积极主动地适应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更直接、有效地为科研、生产服务好,办出继续教育新特色,是我们遇到的新课题,正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不断开拓创新。
  
  2.2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是知识、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综合性科研单位,几年来,已先后研制出国家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级等重大科研成果几百项,急需把这些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使之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产出更多经济效益。比如我院新研制出的微库仑法分析仪,是目前国内的新技术。而国内一些仪器生产厂家生产的分析仪质量差,技术落后,直接影响了工业生产。从培训中心为企业举办的专题分析技术研修班上了解到,企业正需要我院这种分析工业样品快速、准确、先进可靠的分析仪,在石油、石化企业将会有很大的应用市场。但由于我院没有生产设备、生产场地,更缺乏生产资金,所以非常需要与仪器生产厂家合作生产。
  
  2.3江苏分析仪器厂是专门生产各种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元素分析仪的生产厂,因缺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新技术,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较低,产品销售困难,新产品开发更是难以实现,急需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2.4为了共同的目标,我院科研人员与江苏分析仪器厂走到了一起,协商共同生产微库仑法分析仪。经研究,双方一致同意,由科研单位提供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和进行技术指导的专家、教授及高级科研人员,由生产厂提供厂房、生产设备及技术人员,还提供产品研制资金,共同开发生产先进的微库仑法分析仪,成果效益双方共享。这一双方强项的有机结合,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的周期,并为最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当我院与江苏分析仪器厂共同开发研制的第一代产品生产出来后,它的质量是否能满足企业分析工作需要,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推销及产品交流会的宣传,结果不尽如人意,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很低,仅为10%。原因是新产品知名度低,宣传力度不够,石油、石化企业分析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分析技能也有待通过培训,方能保证新产品得到正确使用。很显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建立“生产、培训、科研”三结合联合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作战,优势互补。
  
  3.继续教育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3.1在培训班上,聘请我院仪器研制专家、教授及高级工程师授课,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在介绍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我院新研制出的微库仑法分析仪的原理、分析方法、技术关键和操作技巧,并以企业在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案例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和启迪学员学会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3.2仪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专门介绍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和故障排除技术,并由产厂家赞助部分培训经费。还把新研制出的微库仑法分析仪搬到研修班实验室供学员学习和实际使用。
  
  3.3专门安排实验时间,让学员亲手操作我院新产品,掌握标准分析方法,科研人员和仪器生产厂家技术人员作现场技术指导。帮助学员纠正不规范的分析方法,现场修理好学员从企业带到研修班的分析仪。学员们既较好地掌握了我院新产品,又很快提高了分析水平和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技能,回单位后,在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新产品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并使之在企业分析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3.4开展专题研讨期间,通过师生之间讨论交流、技术切磋,及时解决了学员们在工作中一直未能解决的各种技术难题。另外,学员们提出第一代新产品分析仪虽然具有分析快速、准确和可靠等优点,但操作步骤偏多,还因手动操作会导致因人而异,因操作水平高低而产生分析误差,影响工业产品质量。所以希望生产出操作既简便结果又精确的分析仪。
  
  于是,科研人员和生产厂技术人员以此为科研新课题,不久便研制出能人机对话、操作简便、结果更精确的带微机控制的第二代新产品。仅办班期间就售出多台分析仪,价值几十万元。研修班结束之后,学员们又踊跃订购几十台分析仪,价值几百万元。在此基础上,我院与江苏分析仪器厂又相继研制出微库仑法系列分析仪,共有八种不同用途的新型分析仪,使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技术更先进,逐步取代了国外进口分析仪,达到了占领国内市场之目标。有些新产品已推广应用于意大利、泰国等国家。微库仑法分析仪,在中国80多家石油、石化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使之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石油、石化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几千万元。
  
  4.结论
  
  4.1在开展培训过程中,由于研究单位提供仪器研制专家授课,仪器厂家提供实验用仪器及部分培训经费,培训部门发挥培训特长,办班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三者有机结合。所以,培训部门成功举办了30多期由石油、石化企业经理、总工、处长、化验室主任、高工、工程师等人员参加的各级各类分析高研班、培训班,为石油、石化企业培养了急需专门人才共2600多人,及时解决了许多企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多次得到石化集团公司及企业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4.2科研单位在“生产、培训、科研”结合中,不仅将科研成果转变为新产品,而且通过继续教育把工业新产品推广应用于石油石化企业生产中,使之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还不断从中获取新信息作为新科研课题,又研究出新科研成果。这些新成果又能以最快的速度走向市场,应用于石油石化企业,再转化为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为科研单位创造了几千万元人民币的产值,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
  
  4.3仪器生产厂家和石油石化企业在“生产、培训、科研”结合中,从中获取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和专家技术指导,提高了企业生产力水平,很快生产出一代又一代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新产品,并不断更新换代,使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10%递增为90%以上,经济效益达到近亿元人民币,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经济发展。
  
  4.4近几年来,我院先后研制出催化裂化工艺及催化剂应用新技术、催化重整工艺及催化剂应用新技术、催化加氢工艺及催化剂应用新技术等新科研成果,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10多项。通过“生产、培训、科研”相结合方式,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在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将会有力推动我院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继续教育只有积极主动地与科学技术、生产紧密结合,并在其中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加速“生产、培训、科研”结合与发展,才能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培训部门既能提高办班水平,拓宽办学途径,办出继续教育新特色;又能逐步形成一个主动适应科研、生产的运行机制,使继续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笛Nn)
点击进入「必信达创业合作论坛」下一篇:国防科研项目软件定价探讨 »
Copyright © 1999-2024 西安必信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